Sunday, October 24, 2010

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 (Grand Expectation)



日期:二○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時間:下午七時半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主辦:非常林奕華

我從來不會主動打聽話劇(還有其他藝文資訊)的消息,全靠朋友提供及購票,才有機會看到很多精彩的演出。

第一次接觸林奕華就是多年前「進念‧二十面體」,真的被嚇怕了,以後對林的劇場抱着一定的戒心。後來看過林奕華當編劇(或導演?)的「東宮西宮」系列,仍然擺脫不了對林的懷疑。二○○八年,朋友提出看林導演的《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我還記着我是一口拒絕的,我怕花時間看了一些自己搞不懂的東西,或許我不想成為愚蠢的一份子吧!直至看過今次《命運建築師之遠大前程》後,我後悔當初那麼迅速拒絕朋友的邀請。

看到這次演出,也是無意間發生的。

緣於一個電視訪問,受訪嘉賓是林奕華和本劇的演員楊祐寧,為了增加爆光,以收宣傳本劇之效。我家兩老看過訪問,媽說很少看話劇,爸似乎贊同媽的看法,但我說門票早已售罄,話題就此打住。朋友在面書上貼出多條本劇相關的連結,談論起來,他知道我有興趣,立即告知本劇加開十月二十四日晚上的場次。結果順利訂了三張門票,同時也修正了我對林奕華的觀感。

劇本藉「房子」和相關人物之間產生出來關係,帶出「甚麼是幸福?」的主題。今年,香港城中熱話「房子」的種種,本劇正好切中要害。而本劇是香港特府委托林奕華創作,於今年上海世博首演,更是一個大大的反諷。城市真的讓生活更美好嗎?我去過世博,依然對這抱着非常疑問。

本劇大約演出三小時,上半場節奏明快,輕鬆引入主題,不經意到中場休息。不知道是否耐性有限,每次看張艾嘉的劇本,不論是電影還是話劇,半場後總會奄奄思睡。本劇不例外,下半場過多描述寶貝(李心潔飾)的心境,只徘徊於同一問題(追尋幸福)而沒有更深入的探討,令節奏變慢。若能把下半場縮減半小時,或花更多篇幅闡述寶貝和摩西(楊祐寧飾)和小鬼(王耀慶飾)的關係,不致使劇本上下半場差別太大,話劇將會更加耀目。

三位主要演員努力演出。王耀慶最能夠揣摩角色的特點,把小鬼的滑頭和失落發揮得好,表現最自然;李心潔演的寶貝最複雜,變化最大,他表現中規中矩,最大的問題就如《情書》的魏綺珊一樣,運用過多的動作/聲線等外在特徵,務求塑造角色的性格。我相信當一個人完全投入角色的時候,不用太多的思考,就能把他人演好,期待李心潔以後有更自然的演出;楊祐寧初試啼聲,幸好摩西這角色木納,能掩飾楊的拘謹。全劇最到位的演出,就是飾演朱亞銘(摩西的司機/管家)的朱宏章,他穿梭三位主角之間,引起和總結對話,朱亞銘令舞台不流於單調,是一個牽引全劇推進的重要位置。朱老師(謝幕時台前各人對朱宏章的尊稱)很有自信,舉重若輕,演出精彩而不會喧賓奪主,這種造詣需要苦心經營,可惜他將不能演出本劇以後的演出,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林奕華選角非常聰明,主角必是俊男美女,舞台必簡潔明亮,保證了舞台的悅目,配合一個充滿實力的演員組和幕後班底,張艾嘉的細膩筆觸,加上他自己的敏感和強烈的風格,成就了本劇的成功。《命》一洗我對林奕華虛無飄渺的感覺,很實在,給我一個重新反省幸福的意義。我會留意林奕華將來的劇目。

Saturday, October 23, 2010

情書 (Love Letters)



日期:二○一○年十月二十三日
時間:下午八時半
地點:上環文娛中心
劇團:糊塗戲班

《情書》的內容,在「戲橋」中用兩小段文字即可記述,現摘錄如下:

一段由童年開始的愛情故事。數十年來兩個人分隔異地,各有際遇,兩人透過書信訴說彼此的憧憬、夢想、希望及憂傷。

究竟信紙拉近他們之間的距離,維繫愛情?還是信來信往之間,蕩失了自己,蕩失了愛情,將兩人愈扯愈遠?

另外在網上找來首演時的評論,補充更多:

一男一女,各佔台的一方,細細讀出幾十年兩人來往的信件。兩位演員在整個演出,沒有眼神接觸,沒有對手戲,卻令全院觀眾全神貫注兩人的發展,觀眾無不感到動容,感動落淚。這個劇本究竟魔力何在?

就如以上字所載,章信南和程小曼在差不多兩小時的過程中,分站在台的兩邊,只運用對白穿梭交流。這種舞台的安排,把書信溝通的特質演繹得很貼切。文字溝通,方便人類把自己的情感記錄下來,但缺乏第一身接觸的經驗,總帶着一些缺失。章信南和程小曼,他們多年的往來大部份時間依靠書信,見面時間很少,就算他們的語文能力如何高超,寫出來的文字如何真實,也不能逃離文字的「虛」。我想他們之間,僅憑一些短暫的見面交往時間,加上自己大量想像力,產生出對方的印象,他們談戀愛是命中注定的失敗。正如女主角在戲中兩次道出他們的關係(大意說):「如果沒有那些長久的書信來往,我能夠把你(男主角)視為普通男孩子交往」。他們被自己的性格限制,同時被自己想像出來的「對方」限制着;直至結束,男主角的懺悔,才可突破雙方關係,惜為時已晚。

劇本完整,我完全投入在他們演繹不斷的情書,但下半場有些意思略嫌重覆,我沒有看過原著劇本,我想可以在翻譯時用中文的變化來處理這些場口。我的座位較接近陳文剛的那一邊,可以感受章信南的堅定表情下的微妙變化。我第一次看魏綺珊做戲,她很戮力,在上半段演繹時有點過火,後來當程小曼得病後,她演得流暢得多。不可不提就是舞台後作即場伴奏的鋼琴手張貝琳,現場伴奏比錄音,更令我專注投入看故事,感受男女主角的感情變化。

雖然寫/收情書(或書信)是一種極浪漫的事情,不過《情書》調子沉重,熱戀中的朋友要做好心理準備才好進場啊!

自上次看過《獨坐婚姻介紹所》後,再加上今次的《情書》,提高了對糊塗戲班的興趣,相信日後遇到喜歡的啟事,我會繼續入場當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