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2, 2010

聖誕燈飾2010 ─ 尖沙咀東

每年十一月左右,媽媽總會無意間提起:「尖沙咀的燈飾亮燈了沒有?」今年不例外。當我知道十一月十日某商場舉行了亮燈宣傳後,知道今年尖沙咀的燈飾已經準備好,並告訴了她。

亮燈後有一次機會坐車路過尖沙咀東沿岸,我相信二○一○年的尖沙咀東部的燈飾是近年來最不起眼的。從八十年代開始,到尖沙咀看燈飾已經成為聖誕節其中一個指定的活動,無論今年的燈光變得如何暗淡,這個如「朝聖」般的活動是不可被其他東西取代的。

我和朋友選擇了十一月末的星期一拍照。晚飯後先沿尖沙咀東部布置了聖誕燈飾的建築物走了一圈,初步認識不同的畫面,然後打算各自精挑自己的喜好來拍攝。剛開始時,朋友問我一個問題:「你今天的主題是甚麼?」我呆住一會兒,「主題是甚麼」不就是我曾經自問的事情嗎?我當時知道唯一尋找答案的方法,就是投入活動,我立即準備器材,毫不猶豫開始拍攝。

當晚我只準備了一部三十倍變焦的數碼相機和一支輕便的三角架。捨棄單鏡反光機,為免太勞累外,家中的鏡頭並沒有如此強大的焦距,可以靈活選取一些不太輕易看得出來的畫面。這個好處在稍後的照片再多說明。

先看一些比較傳統的燈飾照片:

傳統燈飾
傳統

這個類型的照片須留意拍攝的位置,正如看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一樣,很多時候需要與燈飾保持一段適當的距離,才可以看到獨特的畫面,就如右下角的聖誕老人相片,其左下角黑色位置實際是幾棵石粟樹,若站得太近,是沒有可能拍到完整的聖誕老人圖案。

長焦距相機這時候能夠發揮效用,把畫面的精髓輕易擷取出來,避免畫面剩下過多黑位或與主題無關的事物擾亂畫面。如上圖左上角的雪人圖案,就是尖沙咀中心的燈飾中選取出來的一部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那裏玩一玩treasure hunt遊戲。

回到今年聖誕燈飾的主題,原來我打算拍攝聖誕老人、雪人等大特寫,但只用傳統的方式拍攝,將會顯得單調沉悶。當時我靈機一觸,可以使用失焦效果,令畫面看起來有特色,結果第一次使用相機提供的手動對焦功能(當晚以前我認為手動對焦是多餘的!)。

下面這組看起來模模糊糊的照片,就是使用長焦距加上手動變焦拍出來的。

模糊
模糊

朋友說喜歡這類相片,原因是燈泡看起來像連成一線,細心留意,每顆燈泡化成一個個圓形的光斑。經過多次的嘗試,我發現光斑的大小與失焦距離成特定比例,失焦愈多,光斑愈大。因此現在看起來,左下角的聖誕老人的光斑面積較少,而圖上中間照片的雪人光斑較大。

一直下來,我還在沉醉自己「新發現」的手動對焦而不斷拍照時,朋友提醒我:「你的相機可以扭動變焦環,為甚麼你不嘗試利用一下呢?」他又說對了,我隨即試驗慢快門拍照時扭動變焦環,每顆燈泡劃成一道直線,產生了一種奇特的擴散效果。

經過多番的測試,拍攝擴散的相片要留意轉動的速度,這個速度決定光線在畫面「行走」的距離。還要留意的是拍照時要找出畫面的中心,令擴散的效果不會妨礙觀嘗畫面。最後不可不提,如希望產生出來的光線是直線的話,必須使甪質素較佳的三腳架。因為要接觸相機,機身稍微的移動也會使光線移動。這個問題,我在當晚是無法解決的!

以下就是擴散效果的相片組合:

擴散
擴散

我還嘗試將以上各種的方法混合嘗試,再加上敏銳的觀察力,組成以下的照片:

抽象
抽象

我對線條的變化比較敏感,不知不覺間沿着這個方向拍攝,雖然這些相片看起來抽象一點,不過仍然是對今年聖誕節的一個記錄。

這裏記錄一些自己攝影時發現的經驗,我會繼續發掘不同的攝影經驗。各位高手若有新提議,請不要客氣,一起交流一下吧!

*  *  *  *  *  *  *  *  *  *
 
我將以下兩張動畫送給各位朋友,預祝大家聖誕快樂!
 
Merry Christmas
 
新年進步!
 
Merry Christmas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