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家人前往尖沙咀正在減價的百貨公司購物。沒有買東西的需要,我選擇到香港太空館,最後還看了今期的天象電影《星際大碰撞》。
甫進太空館,原來正在慶祝成立三十週年,四處貼滿有關的宣傳。少時候對宇宙有一種莫名的好奇,經常翻閱的幾本圖冊跟宇宙和太空有關(現在還存放在書櫃的一角);當太空館進入自己的認知後,每逢有機會也會爭取到這裏,當然還包括看天象廳內播放的節目。
今次看的《星際大碰撞》介紹五個不同形式的碰撞,由極微細的質子碰撞到極巨大的星系碰撞,並解這些碰撞對我們的影響。以下列出這些碰撞產生出來的結果:
- 形成月球 ─ 地球形成初期曾經跟一個與火星質量差不多的小行星碰撞,初成的地球被撞峄至粉碎,不過科學家相信這次碰撞產生了地球的鐵內核,因此產生了現在地球的磁場。碰撞後大部份碎片受地球引力牽動而重組起來,餘下的卻成為另一個星體 ─ 月球。月球組成的過程相信在一個月內完成!
- 產生能量 ─ 太陽不斷進行質子(proton)的核聚變(nuclear fusion),產生我們地球接收的光和熱,同時太陽的上層噴出時速達每秒八百公里的電漿,包含質子和電子,稱為太陽風(solar wind)。
- 產生極光(Aurora) ─ 地球受經常受太陽風吹襲,幸好地球的磁場包圍,令太陽風沿地球的電離層外圍溜走,以免我們受到強烈的太陽幅射影響。但地球磁場在兩極有缺口,部份的太陽風穿過磁場與大氣的上層氮份子碰撞,產生光子(photon),就是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極光。
- 生物滅絕 ─ 火星與木星之間有一小行星地帶,小行星有機會與太陽系的行星發生碰撞,即使碰撞的機會極微。地球曾經受小行星撞擊,著陸地點在現在的墨西哥灣附近,地球氣溫急劇改變,令當時稱霸世界的恐龍完全絕種。其實當時的小行星碰撞滅絕大約85%的物種,同時速成島類和哺乳類動物的演化,間接形成人類。科學家努力研究防止小行星碰撞地球,只要發射一個飛行器,徘徊在小行星附近,萬有引力就能將小行星改變些微的軌道,危機即可化解。
- 形成壯麗的銀河 ─ 星系間互相吸引,先將星系間的星塵碰撞,形成像飛舞銀河的情景,最終兩個星系結合,成為更大的星系。太陽系處身的銀河系,有機會與最近的仙女座星系發生這種碰撞。
看天象節目多年,每次當影片播至三分之一後,必定發現一些觀眾沉醉於夢鄉中,甚至鼾聲大作,這次也不例外。然而肯來太空館看天象電影節目的觀眾,除了一部份抱着好奇興奮的心態外,也不會傻至期望這些電影會有豐富的娛樂性吧!我相信最大的可能,是觀眾根本看不明白影片的內容,這是香港太空館最不足的地方。此片在美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ional History)首影,網站內附上不同的背景資料,清楚解釋影片牽涉的概念,使觀眾可以獲得更佳的觀賞經驗。我估計,若不是我有一點預科程度的物理知識,將有超過一半的概念沒法明白!部份原因或許這是香港理科教育的不足吧。
播放《星際大碰撞》前,還播放了香港太空館製作的《當季星空介紹》,主要介紹十月至十二月的星空,當中主力介紹「北極星」,此星的位置,隨觀賞者身處的緯度改變,在香港,北極星在地平線仰望22度的位置,在北京則在40度位置。雖然香港城市太光亮,看不到夜空,但在天象廳看星象儀模擬的星空,產生一種無我的狀態中,對我來說,這是一種默觀的狀態。
由「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拍攝的太陽合成照片,顯示了太陽的色球層以及日冕物質拋射現象,圖中最熱的部份近近乎白色,溫度較低的地方則為暗紅色。「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由美國太空總署和歐洲太空總署共同研製,專門用來研究太陽的變化和太陽風。Credit: SOHO (ESA & NASA) |
畫家筆下的彗核─彗星的核心。彗核大小不一,直徑由100米至超過40公里不等,差幅甚大。彗核由石塊、塵埃、冰塊及固態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組成。Credit: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
美國太空穿梭機發現號在執行第十二次任務時於太空中拍攝到的南極光。Credit: NASA |
畫家筆下恆星在星系邊沿發生的碰撞。Credit: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