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1, 2010

星際大碰撞 (Cosmic Collision)


 周日家人前往尖沙咀正在減價的百貨公司購物。沒有買東西的需要,我選擇到香港太空館,最後還看了今期的天象電影《星際大碰撞》。

甫進太空館,原來正在慶祝成立三十週年,四處貼滿有關的宣傳。少時候對宇宙有一種莫名的好奇,經常翻閱的幾本圖冊跟宇宙和太空有關(現在還存放在書櫃的一角);當太空館進入自己的認知後,每逢有機會也會爭取到這裏,當然還包括看天象廳內播放的節目。

今次看的《星際大碰撞》介紹五個不同形式的碰撞,由極微細的質子碰撞到極巨大的星系碰撞,並解這些碰撞對我們的影響。以下列出這些碰撞產生出來的結果:

  1. 形成月球 ─ 地球形成初期曾經跟一個與火星質量差不多的小行星碰撞,初成的地球被撞峄至粉碎,不過科學家相信這次碰撞產生了地球的鐵內核,因此產生了現在地球的磁場。碰撞後大部份碎片受地球引力牽動而重組起來,餘下的卻成為另一個星體 ─ 月球。月球組成的過程相信在一個月內完成!
  2. 產生能量 ─ 太陽不斷進行質子(proton)的核聚變nuclear fusion),產生我們地球接收的光和熱,同時太陽的上層噴出時速達每秒八百公里的電漿,包含質子和電子,稱為太陽風solar wind)。
  3. 產生極光Aurora) ─ 地球受經常受太陽風吹襲,幸好地球的磁場包圍,令太陽風沿地球的電離層外圍溜走,以免我們受到強烈的太陽幅射影響。但地球磁場在兩極有缺口,部份的太陽風穿過磁場與大氣的上層氮份子碰撞,產生光子(photon),就是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極光。
  4. 生物滅絕 ─ 火星與木星之間有一小行星地帶,小行星有機會與太陽系的行星發生碰撞,即使碰撞的機會極微。地球曾經受小行星撞擊,著陸地點在現在的墨西哥灣附近,地球氣溫急劇改變,令當時稱霸世界的恐龍完全絕種。其實當時的小行星碰撞滅絕大約85%的物種,同時速成島類和哺乳類動物的演化,間接形成人類。科學家努力研究防止小行星碰撞地球,只要發射一個飛行器,徘徊在小行星附近,萬有引力就能將小行星改變些微的軌道,危機即可化解。
  5. 形成壯麗的銀河 ─ 星系間互相吸引,先將星系間的星塵碰撞,形成像飛舞銀河的情景,最終兩個星系結合,成為更大的星系。太陽系處身的銀河系,有機會與最近的仙女座星系發生這種碰撞。

看天象節目多年,每次當影片播至三分之一後,必定發現一些觀眾沉醉於夢鄉中,甚至鼾聲大作,這次也不例外。然而肯來太空館看天象電影節目的觀眾,除了一部份抱着好奇興奮的心態外,也不會傻至期望這些電影會有豐富的娛樂性吧!我相信最大的可能,是觀眾根本看不明白影片的內容,這是香港太空館最不足的地方。此片在美國的自然歷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ional History)首影,網站內附上不同的背景資料,清楚解釋影片牽涉的概念,使觀眾可以獲得更佳的觀賞經驗。我估計,若不是我有一點預科程度的物理知識,將有超過一半的概念沒法明白!部份原因或許這是香港理科教育的不足吧。

播放《星際大碰撞》前,還播放了香港太空館製作的《當季星空介紹》,主要介紹十月至十二月的星空,當中主力介紹「北極星」,此星的位置,隨觀賞者身處的緯度改變,在香港,北極星在地平線仰望22度的位置,在北京則在40度位置。雖然香港城市太光亮,看不到夜空,但在天象廳看星象儀模擬的星空,產生一種無我的狀態中,對我來說,這是一種默觀的狀態。

由「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拍攝的太陽合成照片,顯示了太陽的色球層以及日冕物質拋射現象,圖中最熱的部份近近乎白色,溫度較低的地方則為暗紅色。「太陽和太陽風層探測器」由美國太空總署和歐洲太空總署共同研製,專門用來研究太陽的變化和太陽風。Credit: SOHO (ESA & NASA)

畫家筆下的彗核─彗星的核心。彗核大小不一,直徑由100米至超過40公里不等,差幅甚大。彗核由石塊、塵埃、冰塊及固態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和氨組成。Credit: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美國太空穿梭機發現號在執行第十二次任務時於太空中拍攝到的南極光。Credit: NASA

畫家筆下恆星在星系邊沿發生的碰撞。Credit: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Saturday, November 20, 2010

歷史重現 ─ 看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後記

智慧的長河: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 River of Wisdom - Animated Version of the Riverside Scene of Qingming Festival

原來以為與這次展覽擦身而過。

我在觀賞看藝術品的時候,屬於喜歡原作的一群。二○○七年香港回歸十週年時,曾經到過香港藝術館看過張擇端的真跡*,及後買了兩本有關的書籍:三聯出版、趙廣超著《筆記清明上河圖》和商務出版《東京夢清明上河圖》,以為對這張存世超過九個世紀的古畫有不錯的認識。因此對於大陸所謂的「電子動態版」抱着觀望態度,再加上這次展覽在「偏遠」的亞洲博覽館,盤算是否值得為此花費車程,參觀原屬於世博中國館展品中的一小部部分,即使朋友主動提出給我兩張門票,當時沒有立刻答應。經過政府和傳媒努力地「放風」,六天內共售出六十萬張門票,不管是好奇還是湊熱鬧,我知道總有方法尋找門票。父母提出想看,我向上段提及的那位朋友要票(有點兒那過吧!),結果他給我兩張票,都是親友買票後沒有時間參觀的。一星期後,妺妹的朋友給了四張周末的門票,結果我、妹妹、弟弟夫婦成為觀眾。

我慶幸自己參觀了這次展覽。

特府拜多年「人流管理」的實戰經驗所賜,安排今次的展覽絕對稱職,從參觀時間、進場離場設計、交通、飲食、休息地方等也為觀眾設想週全。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香港觀眾非常願意配合這些安排,使整過參觀過程暢順而舒適。我非常欣賞主辦當局對觀眾的寬容,雖說場內明文不准使用閃光燈攝影,即使在場的觀眾使用了閃光燈,工作人員也沒有喝止,也沒有如夢囈般擾人的錄音提醒。觀眾反而自律地不在螢幕前近距離使用閃光燈,影響觀賞的過程。即使要拍攝人像,也如我們一樣,站在遠離人群背後的地方用閃光,減少對其他觀眾做成滋擾。這種寬容的氣氛,沒有如監獄執行規條,令我對這個展覽更添好感。單一明確的展品,配合足夠的參觀時間(一小時),觀眾可按不同部分,欣賞日夜交替(每段約四分鐘)的影像,足以對《清明上河圖》沒有認識的觀眾滿足好奇。主辦當局不斷透過傳媒宣傳此電子版作品的「重點」,使觀眾在一百二十米的畫面玩Treasure Hunt,如下圖示的「紅孩兒抱小豬」的一幕,觀賞過程更錦上添花。

今次展覽能喚起多少香港人對欣賞國畫的興趣是一個未知數。就如朋友所言,這個「電子版」的畫面就如多年前的網絡遊戲《巨商》般,沒有過人之處。不過對於一些沒有接觸網絡遊戲的群眾,電子版圖畫也有一定價值吧!我把今次的展品看成是一幅「再創作」(Re-creation),同時欣賞水晶石◎公司用心把現代的科技元素注入古畫中,吸引現代人重新留意這些曾經在中國出現的情景。除了留意古代的繁華外,我更期望更多人留意北宋時代,那種風流儒雅的價值觀,潤澤一下自己的思維,令生活充實美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當時能夠親眼欣賞張擇端仇英兩個《清明上河圖》的版本,我知道是難得的機會,以後才驚覺這機會更是千載難逢。當年展出後,有一段漫長的時間,這些畫作不能再作公開展覽,有說十年,甚至三十年。據聞二○○九年,澳門政府有意借出張擇端的版本展覽,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申請遭拒絕。


◎水晶石創作動能版《清明上河圖》的緣起和經過:

意料以外的塔門之旅



疊石今天原來計劃是到訪橋咀洲的地質公園部分。當到達西貢碼頭後,發現來往橋咀的「街渡」沒有定期的班次,詢問船家,價錢談不攏,等待了差不多一個小時仍然沒有足夠人數一起出發,唯有另行打算。

傍晚有事要辦,遊覽時間餘下不足五小時小時。我認為應在西貢區內找,避免再花車程時間,朋友決定到有固定渡輪班次直達的塔門。

弓背灣全景
重遊塔門,沒有計劃行程也不致茫無頭緒,天氣清爽,雲卻時薄時厚,令光線的變化很大,我盡力把這些變化記錄下來。遊人數量好像比以前多了,或許此島的知名度漸漸提高有關。一些露營的遊人行裝較多,其餘的穿輕便衣履,拿着形形色色相機拍照,證明塔門是一個輕鬆的郊遊地點。

塔門光影
塔門的光與影


塔門風光
塔門風物


回家整理想片,發現上次到塔門剛好在八年前(二○○二年十一月初)。塔門感覺變化不大,變化最大應是重修後的天后廟和塔門青年會,還有修築好的郊遊徑。若你打算感受香港的自然風光,又擔心體力,又或扶老攜幼的話,塔門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天后廟
天后廟

塔門青年會
塔門青年會

弓背灣
弓背灣

Saturday, November 13, 2010

破地獄與白菊花 (My Grandmother's Funeral)



日期:二○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時間:下午三時正
地點: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

本劇的英文名字「My Grandmother's Funeral」,根據編劇兼演員黃詠詩道出,靈感取材她奶奶(粵語稱爸爸的母親為「嫲嫲」)過世的經歷。

人對死亡會產生兩種矛盾的感情 ─ 恐懼和思念。本劇就是圍繞這兩種感情發展出來。本劇大致分為三部份:

第一部份說明詩詩(黃詠詩的暱稱)與奶奶的關係並不親密,每年只在過年時見面拜年,同時解釋家族的龐大,據說有八十多個直系親屬!劇情推進下去,奶奶逝世前的兩年,前往拜年的親屬只剩下詩詩和她的妹妹,可見中國人家庭關係的脆弱,令我想到近來看的一本書《香港大老:何東》中讀過的一段:「當一家之主離世後,中國家庭便會出現分裂的情況,眾兄弟之間失去了團結的力量,家業分裂,兄弟四散,便成為唯一的選擇。」(頁三五七)。我認為,編劇藉着對家族的描寫,暗諷親友間,貌若親近,實卻疏離的關係,我看得有點戚戚然。

第二部份主要重組那次奶奶道教葬禮的過程。黃詠詩的叔叔是「打齋」師父,演出示範的葬禮儀式均為他指導。我當然不可能把整個過程記下來,回家再搜尋資料,看到一篇《道教喪禮淺析》的文章,簡單介紹了當中的道教科儀,包括七個程序:「開壇請聖」、「誦經禮懺」、「破地獄」、「遊十殿」、「過金銀橋」、「坐蓮花」及「交經送亡」。每個步驟背後藏有相對的意義。黃詠詩出盡渾身解數把過程演繹出來,甚至把整個「破地獄」的過程示範。黃詠詩活潑生動,加上聲線和動作穿插在演出當中,把這些嚴肅的儀式轉化為一種可以欣賞的「藝術」。我相信這部份是此劇的重點,心中隱隱感到這部份具有一些教育意義,我從中最少知道一些知識呢!

第三部份是詩詩對奶奶的回憶及抒發對死亡的見解。主要部份是黃詠詩清唱陳奕迅《月球上的人》,她只用一個簡單的揚聲器唱出來,靜悄悄的演出,我認為這才是編劇最重視的部份。

若這劇將來有機會重演而我又知道的話,我會邀請爸媽一起看。當大家能夠坦誠地多說一些有關死亡的事情,恐懼的感覺必可減少。當大家還活着的時候,就必須珍惜所有的時間。

黃詠詩是一位觀察力強的編劇,她把中國人極忌諱的死亡搬上舞台,這是一種劇場的藍海策略(Blue Ocean Strategy),開拓了一種新意念,提供更多元化的劇目,吸引更多觀眾入場。

同時黃詠詩也是一位反應快,腦筋靈活的演員,她憑此劇目奪取二○○八年「最佳劇台劇獎」的「最佳女演員」,足以證明她的實力不容忽視:



打開場刊,得知黃詠詩將會到香港演藝學院攻讀編劇碩士學位,她這次演出,原來就是籌措學費而來的,可見香港舞台工作者經濟如何拮据。請各位多多支持香港的藝術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