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這篇文章時,或許正為今天忙得團團轉,或許還眷戀着剛過去的喜悅,或許為自己的落泊而感觸,又或許根本沒有甚麼特別的感覺。不過,你還是會肚餓吧?不如現在我邀請大家一起「吃飯」吧!
當小學自然科(相當於現在常識科的三份之一)提及「粒粒皆辛苦」之際,不知何故我總是弄不清楚稻、禾、飯和米所指是甚麼,又給米飯、禾稻、稻米等組合困擾,後來,媽媽花了一段時間給我解釋這個「微妙」的關係,雖然我老想不起媽媽所用的方法。老師提及農夫耕作很辛勞,日曬雨淋,勤戒年幼學生珍惜食物。老實說,那時我完全沒有真實的感覺,只可在腦中構想耕種生活究竟是一回怎樣的事。直到有一次朋友邀請到「綠田園」嘗試耕種,只消一會,辛苦的感受已經烙印記憶。雖然現代農夫藉不同的機器幫忙,他們的工作仍然值得我們這些足不出戶的城市人尊敬的。
米和中華民族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的日常語言中,特別是我們的母語廣府話,包括了很多和米/飯有關的詞彙:「搵啖飯食下啫」、「你唔使憂柴憂米真好啦」等等,可見我們從來都是受中華民族的農業文化影響,是我們切不斷的根。
中國人是最先把野生的稻作為大量耕種的民族,從此,米就是中國(特別是南方)最主要的的糧食,當然在耕種的過程中不斷利用天然技術改良品種。隨著民族的發展,稻米文化傳播到當時王朝勢力可及的地方,包括日韓和東南亞。現代中國亦是世界最積極改良水稻品種的國家,成為雜交水稻(Hybrid Rice)和超級雜交水稻。據我所知,現在國內有些農戶開始栽種這些改良品種,聽聞這些稻的優點是收成多,但飯味較傳統的差。
說起飯味,有些人可能從來沒有留意。正如梁家權先生《尋找失落的菠蘿油》中說,香港人心目中對飯可有可無,他認為唯有在苦難的歲月,人才會明白飯的重要性。「憶苦才會思甜,人對飯的珍惜,始於捱苦。艱難歲月,無菜無餚,一碗飯便是上品,這時它真是甜的。把淨飯夫入口內,不要囫圇吞棗,首先讓口水做點工作,將本來是澱粉質的飯分解成單糖。飯香是入口前的嗅覺,飯甜是入口後的味覺。」可惜,香港深受各國飲食的影響,米的輪入量逐年減少。我是其中少「吃飯」的人,粗略估計,米只佔我糧食的百份之二十左右,跟上一輩的家人比較,飯量明顯減少,還有多少人會留意飯香飯甜的感覺呢?
近來留意本地的一個組合 ─ 農夫,他們的大部份歌詞揭示社會的現象,有時還會大加諷刺。在網上找到《粒粒皆辛苦》這首歌,他們借農夫耕種的特色,比喻人生大大小小的經歷。留意歌詞,你能找到共鳴嗎?我也將此歌回應小學那位教導「粒粒皆辛苦」的老師:
看到這裏,希望大家可以獲得一些(精神上的)食糧,努力生活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